铁线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篆玉筯箸篆铁线篆分不清一看便知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的症状 http://m.39.net/pf/a_4509122.html
儿童白癜风的症状 http://m.39.net/pf/a_4509122.html

有一些书友往往小篆、玉筯(箸)篆、铁线篆分不清楚,下面我就整理一下它们的定义和特点,供各位书友参考。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亦称“秦篆”。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命李斯等所制,以统一天下文字。字体较籀文简化,形体匀圆整齐,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毋读[wú])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存世之《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可为小篆的代表风格。唐代李阳冰、南唐徐铉、清代邓石如均为小篆的代表书家。

邓石的小篆《如白氏草堂记》

再来说一下“玉筯篆”。玉筯篆是小篆书体之一,“筯”一作“箸”,即筷子。小篆书体最常见者为“玉筯”,故“小篆”、“玉筯”二者常等而混用。“玉筯篆”笔画丰腴滋润,收笔蕴润含蓄,这是它的特点。由此后世又发展出“垂露”用笔法。《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引《临池诀》云:“垂露本篆脚,名玉筯,如古钗倚物也。”

下图是《泰山刻石》的字帖内图。此刻石是泰山地区现存最早的刻石,传为李斯所书,是存世秦代小篆的代表作之一,用笔浑厚遒劲,结体典雅端庄,为“玉筯篆”的典范之作:

下图是《琅琊台刻石》的拓片:

再附一张《峄山碑》的整拓图片。《峄山碑》也传为李斯所书,原碑早已毁坏,现传摹刻本为南唐徐铉摹本,其书法和《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相比,篆籀雄浑之气稍缺,而遒丽过之,笔画圆劲,结体婉转:

小篆字形呈纵势,笔画粗细划一,匀圆齐整,排列齐整。用笔圆润而略粗的叫做“玉筯篆”,用笔较细而圆劲挺直的叫做“铁线篆”。小篆的结体不同于隶书、楷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横画和竖画各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3、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4、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最后来详细看看铁线篆的具体定义。铁线篆是小篆的书体之一。因笔画刚劲如铁而纤细如线得名。关于“铁线”的名称,还有一种说法是取象于“铁线草”,这种草叶柄细长且黑,有光泽,像铁制一般,故得是名。铁线篆由秦代小篆《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虽然不如玉筯(箸)篆丰腴滋润,但其作为小篆法则是一样的。唐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人,李白族叔,官至将作少监。有文采,工篆书。李阳冰《谦卦碑》即是其铁线篆的代表作品。

下图是李阳冰的《谦诖碑》字帖:

《谦诖碑》字帖封面《谦诖碑》字帖内页

看到这里,相信您对小篆、铁线篆、还有玉筯(箸)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区分开了吧?

下面来看看是我的几位学生和她们写的小篆:

三年级的单子琳在写小篆作品单子琳的装裱好的小篆作品四年级的文夕月在写小篆作品文夕月的装裱好的小篆作品

如果您喜欢篆书,那就也拿起毛笔开始练吧,学书法从篆书开始练真的好处良多呢。详情您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