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鄂尔多斯是什么意思东胜旅游 [复制链接]

1#

要想讲好鄂尔多斯故事,首先要了解“鄂尔多斯”是什么意思。“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我们通常所说的“鄂尔多斯”,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地理区域名称;二是在蒙古族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宫殿与部落;三是当代新兴城市。我们先简要讲解这三个含义。

1、地理区域名称

蒙古语“鄂尔多”是汉语“南”之意。齐·森布尔在《“鄂尔多斯”一词的来历与含义》中认为,古代戈壁沙漠以南为“漠南”,以北为“漠北”;阴山山脉以南为“阴山南”,以北为“阴山北”;黄河以南为“河南”,以北为“河北”之称。久而久之,三南之地统称“鄂尔多斯”(南面),三北之地统称“阿若图”(北面)。古代汉文书籍中出现的“漠南”、“河南”、“南套”、“南匈奴”、“南蒙古”等记载,符合蒙古语“鄂尔多斯”称呼。道润梯步研究匈奴语言后说:“在鄂尔多斯保存着很多匈奴蒙古祖语”。拉·胡日查巴特认为:“鄂尔多斯这个名字是很早以前在匈奴时期出现的,是指地理位置的名称”。例如鄂尔多斯古陆、鄂尔多斯古海、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都是指鄂尔多斯这个自然地理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演变等。

我们现在所说的鄂尔多斯地理位置,是指鄂尔多斯市的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面积平方公里。东经°42’40”—°27’20”,东西间距离约公里;北纬37°35’24”—40°51’40”,南北间距离约公里。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非常独特。每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之后,从天气预报图中来看,鄂尔多斯是全国唯一明显而完整地画出区域的地级市地区:西、北、东三面黄河呈“几”字形环绕,南面以古长城为界与陕西相邻,即古长城与黄河环绕之中的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就是鄂尔多斯。

2、蒙古族的宫殿与部落

在蒙古族人文历史中,“鄂尔多斯”到底是宫殿还是部落,人们感到很困惑,毕竟宫殿与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总的来说,鄂尔多斯作为宫殿和部落,都是围绕着成吉思汗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

据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奇·斯钦的《鄂尔多斯部的由来考》、内蒙古大学蒙古学院教授那日斯、斯琴高娃的《鄂尔多斯文化与蒙古学的关系》等有关研究成果,我们得知,在成吉思汗时期,“鄂尔多斯”是“众多的宫殿”,由当时各万户、千户长选派的对成吉思汗最忠诚的人员组成的精锐卫队守护。当时有四大“斡耳朵”(鄂尔多),分布于蒙古高原不同的地方,每个“斡耳朵”都是由上千座营帐组成的帐幕群,作为汗廷的四大“斡耳朵”也相似于一个城市群。其中,成吉思汗与第一夫人孛儿贴居住的大“斡耳朵”,起着首都的作用,是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在成吉思汗决定把哈剌和林建成都城之前,蒙古汗国已经有起着首都作用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那就是成吉思汗亲自创建的作为“众多宫殿”的“鄂尔多斯”。从居住的角度来看,成吉思汗是蒙元帝国第一个都城鄂尔多斯的居民。

有关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鄂尔多)的所在地,研究有关蒙元斡耳朵体系的日本学者箭内亘,继承发展了日本学者那珂之说,提出蒙元皇帝的斡耳朵是固定宫殿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日本学者冈田英弘对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的来源做了简要的说明:大斡耳朵为主儿勤部的薛扯别乞、台出的旧营;第二斡耳朵为萨里川的乞颜部旧营;第三斡耳朵为克烈部汪罕的旧营;第四斡耳朵为杭爱山中的乃蛮部塔阳汗的旧营。换言之,所谓的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是在蒙古四大部落首领旧营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把原有的主儿勤部、乞颜部、克烈部、乃蛮部部落首领的旧营分别交由四位夫人管领,形成了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其中自然包括大量的财产和人马,具有都城功能。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作为汗廷的众多宫殿鄂尔多斯,逐渐改变为祭祀成吉思汗圣物的宫帐、八白室;众多宫殿的精锐卫护部队,后来成为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室圣物的鄂尔多斯部落。历史上的鄂尔多斯部落,不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而是以职业关系为纽带组合在一起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形成是以成吉思汗创建的斡耳朵(鄂尔多)组织和怯薛组织为前提的。怯薛组织的职权范围涵盖皇室的安全保卫、中央政权的军政事务、皇室成员的饮食起居及后勤供给等诸多领域。可以认为,怯薛军既是成吉思汗的近卫部队又是担负各种要职的中央机关工作人员。总之,斡耳朵组织和怯薛组织的人户共同构成了鄂尔多斯部的先民,四大斡耳朵属民后裔后来成为鄂尔多斯部的主体。

元朝建立后,为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鄂尔多)先后设置了四所总管府和一所都总管府,下辖提举司、长官司和各种造作匠局等二十几个机构,私属工匠、打捕户遍布大都、上都、保定、东平、彰德、泰安、河间等地。一直到元末,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仍旧存在。那么,留守四大斡耳朵的常住居民情况如何?《元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珍贵的资料。至顺二年(年)八月甲寅,“斡儿朵思之地频年灾,畜牧多死,民户万七千一百六十,命内史府给钞二万锭赈之”。陈得芝先生在其《赤那思之地小考》中说:“这是有关该地户口数目的唯一资料,若按每户五、六口计,该地区人口约有十万口上下”。这十万人口当是成吉思汗四斡耳朵真正的守宫部众,也是后来称之为“鄂尔多斯部”的直接祖先。

元末明初,太祖四斡耳朵没有遭遇不测是事实,而在此后演变为八座毡帐也是事实。于是我们可以做出判断,爱猷识理答腊携太庙神主抵达漠北后,对四大斡耳朵进行了一系列安排和调整:首先,集中四大斡耳朵及所属人马;其次,有可能参照元大都八室太庙的定制,将四大斡耳朵改造成八座毡帐;最后为了躲避明军锋锐,使它们撤离故地进入流动状态。从此成吉思汗灵宫斡耳朵开始了长达二百多年漫长的流动迁徙的岁月。而在此过程中,守护斡耳朵的部众也以鄂尔多斯部的名称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传说,成吉思汗远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时,看到这里美丽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在享受融入大自然的喜悦和惬意中,他的心身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放松,使马鞭从手中滑落在草地。当随从人员想去拣马鞭时,他挥手制止,并深情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人享乐之邦”。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或许是长生天在冥冥之中的有意安排,总之,围绕着成吉思汗形成和发展的蒙古族鄂尔多斯,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经过上万里流动迁徙,创造过辉煌,经历过磨难,书写过无数传奇故事,最终来到并植根于成吉思汗生前眷恋的并且愿作为享乐安息之地的古老而神奇的鄂尔多斯大地,而且又与新兴城市鄂尔多斯融为一体,这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

3、当代新兴城市

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鄂尔多斯市,使地域鄂尔多斯、蒙古族鄂尔多斯、新兴城市鄂尔多斯融为一体,掀开了鄂尔多斯历史的新篇章,开启了鄂尔多斯发展的新纪元。

鄂尔多斯市所辖7旗2区,即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以及东胜区、康巴什区,总人口.5万(其中蒙古族19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

据鄂尔多斯市政府网,鄂尔多斯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个典型城市之一,被列为国家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8亿元增加到年的.2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城市第20位(加上15个副省级城市列第34位),年均增长1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46.1亿元增加到.1亿元,居全国地级城市第16位,年均增长28.2%;固定资产投资由亿元增加到.5亿元,居全国地级城市第16位,年均增长26.8%。

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富集,素有“羊煤土气风光好”的美誉。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4,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绒城、世界绒都。煤炭探明储量亿吨,约占全国的1/6,预测总储量在1万亿吨以上。境内粘土、高岭土、铝矾土等一系列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具有极大开采价值。全市探明天然气储量4.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世界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位于境内,煤层气远景储量达5万亿立方米。此外,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也十分丰富,发展新能源条件优越。黄河流经全市公里,年过境流量亿立方米,资源与区位组合条件良好,具备发展大工业的优越条件,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区之一。鄂尔多斯生态环境适宜,是最适合人居环境的生态园林城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到25%和70%以上。境内既有成吉思汗陵、秦直道、萨拉乌素文化遗址等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响沙湾、黄河大峡谷、生态草原等自然旅游景观。

来源:《鄂尔多斯传奇故事》包海山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