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篆书简明书法工具书一清风徐来慢拂柳 [复制链接]

1#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也不断演变革新,以适应实用的需要和艺术欣赏的需要。书体上,总得来说是由繁入简,使人们用起来更为方便;从书法技巧来讲,却是千变万化越来越多,风格也是更趋多样。如今书法已经渐渐退出实用范畴,而更多的是艺术欣赏的需求。书法从字体上大致可以分为篆书、隶书、楷书(又称真书)、行书、草书。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下关于篆书应该了解的最基础知识。按时间顺序,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款识)、大篆、小篆。亦有一种分为古文(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古文以钟鼎为范,甲骨为极;大篆以石鼓为范,石鼓为极。小篆如今一般分秦篆、汉篆和清篆。随着清代到如今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篆书书法更加的多样化,很多名家都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出现了甲骨文风格的篆书、金文风格的篆书、石鼓文风格的篆书。金文风格的篆书石鼓文风格的大篆小篆的历代流派。说到小篆,你至少要知道最为有名的二李一邓,既秦李斯、唐李阳冰、清邓石如。字体上对应的是玉箸篆(亦称玉筋篆)、铁线篆、清篆。玉筋篆,笔画丰腴如玉筋的篆书,亦称为玉箸篆。清代陈灃在《摹印述》中是如此定义玉筋篆的:“篆书笔划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者,名曰‘玉筋’,篆书正宗也。”可以看到玉筋篆最大的特点是笔画粗细一致。大家比较广为认可的说法是秦丞相李斯变仓颉籀文为玉筋篆。代表的作品是秦刻石。传为李斯所书,之所以说传,是因为近代有很多大家对是否为李斯所书都有质疑,但是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证明不是李斯所书,所以我们还是认可其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如今所存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秦刻石的小篆特点具有鲜明的中正、匀称、严整有序、封闭内向二趋于静态的审美特点。章法上讲整齐划一,结字大小一直、长宽比例大约合于黄金分割律的长方形。强调汉字方块中轴对称的构成,强调字的中轴左右两边的体量对应相称,布白均衡。其次,取纵势,并通过上敛下纵的对比来抬高重心,给人一种高峻肃穆之感。概言之,秦刻石的书法,表现出一种统一、严正、秩序,距度的形式美,蕴含深沉、冷静、严肃的理性精神与宏毅的内在力量。秦刻石的价值较多的在于文字的统一规范。就书法艺术的形式而言,其意义主要是,以中锋、藏锋圆笔的运用与曲、直笔势交用为主要内容。其劲健、圆浑、内敛的线条的形质与意蕴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审美提供了一个基本范畴,但是其所书过于单调。秦刻石是李斯书法的代表作品,亦是玉箸篆的代表作品,也是最为适合学习篆书的朋友入手的作品。铁线篆,笔画纤细如丝而刚劲如铁的小篆,唐代李阳冰《谦卦碑》为代表。与玉箸篆的区别是,玉箸较粗、铁线篆较细,笔法基本是相同的。中锋、藏锋、圆笔的运用也较为接近。铁线之名,一说取象于“铁线草”,其叶柄细长而黑,有光泽,似铁为之。自魏晋至初唐,所写书体以真、草、行为大宗,隶书绝少仅有,篆书几成绝响,偶有几通碑版题额。李阳冰一出,洞悉小篆,补益文字,迎合世俗所趋,其书如虎如龙,劲利豪爽,时称“仓颉后身”而名高一代,使篆书再次与真、行、草、隶分庭抗礼。如果说李斯是否可以称为书法家还有争议,那么李阳冰称为篆书一代宗师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李阳冰的代表作品还有《城隍庙碑》、《三坟记》等。李阳冰《三坟记》部分:李阳冰谦卦帖:清篆,自唐代李阳冰后至明代,凡写篆书的都是写玉筋一类,为求圆而藏锋,甚至把笔尖烧掉,或者剪掉笔尖来书写,元吾丘衍,清孙星衍、洪亮吉等都是如此。直到清邓石如的出现。清乾嘉时期,金石之风大行,或搜集出土之钟鼎古文,或拾存摩崖碑刻,或终身研究,或著述专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邓石如的篆书,结体气势磅礴,用笔挥洒自如,起笔处可以见到笔锋,收笔亦多虚回,多取法汉碑额,笔法亦有创新,遂能独俱一格,其造诣,冠绝一时,亦称为乃承阳冰之统,而得李斯之法者。邓石如四体书册节选:四体书册邓石如梅国记篆书屏:邓石如赠华南学长篆书联:其后,其学生吴熙载师承其法,又加以变化。小篆自邓石如、吴熙载后创出了新局面。到晚清,杨析孙写篆书参以金文(钟鼎款识)的结体。后来,吴大澂的篆书,更多秦诏版的笔意等等。可以说清篆为篆书开辟了一方更广阔的天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